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民間專家預測地震可信嗎? ::: 跳到主要內容
:::
點閱數 : 7225
line
facebook
google
民間專家預測地震可信嗎?

地震到底可不可以被預測?民間專家真的可信嗎?

首先,大家要知道,臺灣及周遭海域平均每天發生 100 多次的地震,若包含無感地震在內,臺灣每年大多都有 2 萬至 4 萬多的地震發生。

也就是說,「明天臺灣鄰近地區會發生地震」的機率,可以跟你說是「100%」啦!

所以說,想要猜中臺灣明天會不會有地震發生,其實真的很、簡、單,每個人都可以辦到唷!

至於地震到底可不可以被預測?首先,讓我們來釐清,什麼叫做「地震預測(Earthquake prediction)」。

在學界,一個完整且有效的地震預測必須包含地震三要素:明確的時間、地點和規模(或震度)。所以,用「本月下旬南臺灣會發生大地震」為例,這就是非常籠統又投機的說法,更不具有防災的意義。

地震到底可不可以被預測?民間專家真的可信嗎?

民間專家真的可信嗎?

除了夠精準的地震三要素之外,地震預測也必須是基於科學證據而來,像是地震雲、地震魚、耳鳴、身體痠痛、沒有根據異常情形,都不是真正的地震預測,因為會造成這些情形的因素太多了。

所以,就如同人類尚未發明真正的讀心術一樣,也請大家不要期待民間專家可以做到連全球頂尖科學家都做不到的事情唷!

因此,當大家再看到民間號稱以科學方法而來的地震預測達人或專家,要好好思考可信度並理性驗證結果,更不要因此傷財囉!

請大家不要期待民間專家可以做到連全球頂尖科學家都做不到的事情唷!

地震預測?別相信!

正確的地震防災態度

因此,不管地震什麼時候發生,不管是否居住在斷層帶上,不管今天遇到幾級的地震,我們都要抱持著隨時具備防災態度的地震文化。記得地震來時,室內大致以「趴下、掩護、穩住」作為避難原則:

  • 趴下(Drop):將頭部和身體壓低。
  • 掩護(Cover):盡量用雙手或物品保護頭部與頸部,躲進堅固的桌子或其他家具下方。
  • 穩住(Hold on):雙膝跪地、雙肘觸地,雙手緊握桌腳。

祈禱大家都平平安安!

地震來,趴下掩護穩住!

地震來,趴下掩護穩住!

備註:由於並非隨時隨地都有桌子可以躲藏,因應不同的情境,大家必須使用不同的避難方法。

上一篇
天降奇「冰」
下一篇
我們「雨」災的距離—雨量分級



google
facebook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