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到主要內容
:::
梅雨怎麼來?

每年 5 至 6 月是大家熟悉的梅雨季。這段期間,來自北方的冷氣團與南方的暖濕氣流在臺灣附近交會,形成了「滯留鋒」的鋒面系統。

當滯留鋒盤旋在臺灣上空時,常帶來連日陰雨與劇烈的降水,形成我們熟悉的「梅雨季天氣」。這類鋒面常常來得又快又急,帶來強降雨與局部性豪大雨,對生活與交通都可能造成不小的影響。

滯留鋒_冷暖氣團交會

滯留鋒_冷暖氣團交會

不是天天都下雨

別誤會,梅雨季並不等於每天都濕答答。事實上,這段期間的天氣非常多變,常出現「幾天大雨、幾天放晴」的輪替型態。有時陽光普照,有時又烏雲密布、傾盆而下。

建議大家出門前多多留意天氣預報,無論是出遊還是日常通勤,都可提前調整裝備與行程,避免淋雨或因天氣突變而措手不及。

天氣特徵:濕悶炎熱 vs 驟然傾盆

梅雨季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濕熱交錯。沒下雨的時候,氣溫高、濕度也大,讓人感覺悶熱不適;但一旦開始下雨,常伴隨雷聲隆隆與短時間內的大量雨勢,令人措手不及。

梅雨天氣特徵

梅雨天氣特徵

短延時強降雨易致災

梅雨季短時間內傾洩而下的大雨,可能在幾十分鐘內造成馬路積水、視線模糊、交通大亂,甚至淹入地下室或低窪地區。騎車開車時務必放慢車速、保持安全距離,步行也應穿著防滑鞋具,避免滑倒或涉水危險。

防範未然,做好準備

在居家方面,建議民眾提前檢查並清理排水溝、陽台出水口及屋頂落水管,確保排水系統保持暢通,以有效降低豪雨期間積水與淹水的風險。如果住家位於低窪地區,亦可事先備妥防水沙包與抽水設備,以提升自我防災應變能力,降低災害損失風險。

掌握最新氣象資訊

面對梅雨季多變的天氣,最重要的是隨時掌握最新天氣資訊。建議民眾持續關注中央氣象署官方網站,或安裝「W-生活氣象App」,即時接收最新預報、警特報及天氣警示訊息。在規劃戶外活動或旅遊前,務必先確認目的地的天氣狀況;如遇大雨、雷擊等劇烈天氣,應避免前往山區、溪谷等高風險區域,以維護自身安全,降低災害風險。

掌握最新氣象資訊

掌握最新氣象資訊

小提醒:帶傘成習慣,安全又方便!

梅雨季節出門在外,隨身攜帶雨具,像是摺疊傘或輕便雨衣,既能遮風避雨,也能減少突發天氣造成的不便。不管晴雨,都多一分備妥,少一分風險!

下一篇
天氣最不按牌理出牌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