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到主要內容
:::
傳說中的風神—風從哪裡來?

突然一陣風吹來,路上行人的髮絲亂了,裙子隨風吹起,馬路上驚呼連連。風,總是到處流浪,不知它從哪裡來,也不知它要往哪裡去,自由自在、不受拘束,沒有人能夠掌握。        

希臘神話裡有個風神─Aeolus,他掌管世界上所有的風,不管是狂風、暴風、微風都在他的管理之下。據說他有一個魔力的袋子,裡面裝滿了各式各樣的風,當它需要哪種風的時候,就從袋子中將風拿出來用。

但在日本的古老傳說中,風神則被視為妖怪,肇因於對農業或漁業造成的風災,抑或人體吸入不好的空氣導致疾病。日語將感冒稱作「風邪」,即源自江戶時期的怪談集「繪本百物語」,書中將風之神描繪成具有邪氣的神,總在天氣冷熱不定時,乘風穿梭於世間,並對人類吹出黃色氣體,人類吸入此氣體便會生病。

古代的人們對於「風」加諸了許多的奇幻色彩,也可看出人類對於風的威力感到敬畏與恐懼。有那麼多對風的形容與傳說,是否很想一探究竟:風到底是怎麼來的? 

風的形成原因

當空氣在水平方向流動,便產生了風。而空氣有熱漲冷縮的特性,在比較熱的地方,空氣受熱膨脹,密度會變小、變輕而像是水蒸氣一樣上升,此處的壓力也相對較低,形成低氣壓;相反的,當空氣遇冷時,密度會變大、空氣變得沈重而下降,此處的壓力增加而形成高氣壓。就像水是從高處往低處流,空氣會從高氣壓區流向低氣壓區,當熱空氣上升,周圍的冷空氣就會趕緊跑過來補充下方的空氣,這種空氣流動的現象,就是我們所感受到的「風」。

冷熱空氣因為密度不同,壓力也不同,空氣會從高壓處往低壓處流動,就形成了風。

風的成因

 

風有分等級嗎?

你喜歡哪一種風呢?沁涼微風、冷冽寒風、如沐春風、樹大招風、還是薩克斯風?!每當發佈颱風警報時,都會同時提醒民眾此次颱風的風力級數,但風速無法用尺或用體重機測量,我們要怎麼判別風的強度呢?

英國人弗朗西斯·蒲福(Francis Beaufort)於1805年根據風對地面物體或海面的影響程度而訂出的風力等級。按風力強弱,將風力劃分為「0」至「12」,共13個等級。譬如船在海上是靜止的,即為0級;有風,但推不動帆船為1級;將船隻推行時速達二浬的風是2級;把滿帆的船吹向一邊傾斜,則為4級;能吹起十多公尺高的巨浪,帆船已不能行,是為10級;海浪波濤洶湧,是最大的12級風,此即目前世界氣象組織所建議的分級。1950年代,隨著科技的發展,產生出更完善的測風儀器,在自然界中可以實際測量出的風力便大大地超越了12級的風力等級,於是就把風力等級由「0」至「12」級擴展至最高的「17」級,即共18個等級,不過擴展後的風級並未普遍使用,僅有中國、臺灣等地區會用來表示颱風強度。

圖片顯示零級風到十級風以上所造成的影響。

風的等級示意圖

 

風帶來的影響

人類的發展歷史中,對「風」始終有許多想像,編織了關於風的許多神話,也因為風而改變了人類的文明。透過風,人類擴展了運輸範圍,帆船透過風的推動在大海中航行,熱氣球利用風進行短程旅行;風也為機械、電力提供了能源;此外,風還可以通過不同的風成過程(比如黃土的形成)和侵蝕作用改變地表形態。盛行風可以將大沙漠的黃沙從源頭帶到很遠的地方;風可以加速野火燎原,許多植物依靠風來散布種子,這些物種的生存和分布都受到風很大的影響。在了解了風的形成原因以及所帶來的影響後,對於大自然的巧妙安排是否更加地感到神奇呢?

 

下一篇
消融的極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