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日本東北311大地震 ::: 跳到主要內容
:::
點閱數 : 55021
line
facebook
google
日本東北311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當地時間下午2點46分(臺灣時間下午1點46分),發生日本自有地震儀紀錄以來,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震——東北311大震。

地震矩規模9.1的地震在東部外海發動,在人們驚呼的同時,房屋轟然倒塌、大火濃煙沖天、電力瞬間癱瘓,更可怕的是,猛獸般的海嘯大水洶湧而至。

海嘯宛若催命機器,東北大地震的罹難人數高達15000多人,是臺灣九二一大地震的六倍以上。不只捲走了無數亡魂、沖毀大樓,甚至造成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福島核災因此爆發。

那是日本地震史上讓人最哀痛、最惶恐的一天。

日本史上規模最大地震。

日本史上規模最大地震

回憶如此慘烈的浩劫過往,或許有許多人會感到疑惑:日本不是已經發展出了先進的地震預警系統了嗎?為什麼還會有如此駭人的傷亡?

自 2007 年起,日本即開始正式使用「緊急地震速報系統」,讓民眾可以透過各種方式獲得最即時的地震預警資訊,而 311 地震時,該系統也同樣向各地發布了地震警報,提醒民眾盡速疏散和避難。

從311地震喪命的一萬五千多人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因地震本身喪命的民眾極少,僅有90人左右。

那麼其他人呢?事實上,有近 90 % 的人們都是因海嘯大水淹沒而喪命,約莫 14300 人左右。

雖然日本氣象廳(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在地震發生後3分鐘就快速發布了第一個海嘯警報,但可惜的是,311地震的規模和海嘯威脅都被低估了,當時估算出來的海嘯最大波高僅有6公尺。

除了首次的海嘯警報內容嚴重低估了海嘯波高之外,當時日本民眾也缺乏對於海嘯警報系統的認知、通報內容的設計難以讓大眾快速了解海嘯的威脅、防災策略難以落實,因此,即使日本氣象廳不斷修正海嘯警報,也難以力挽狂瀾。

歷經 311 的慘痛教訓後,從預警系統、防災策略、海嘯的通報內容到民眾的海嘯與地震教育,日本已痛定思痛,有了全面的革新。

海嘯發生可以提前知道嗎?

臺灣四面環海,當馬尼拉海溝、亞普海溝及琉球海溝發生地震時,一旦形成海嘯,將會對臺灣造成最嚴重的影響。

如果臺灣附近再來一次像是311的海嘯,我們可以提前知道嗎?

請大家不用煩憂,中央氣象署已建置近海與遠地海嘯模擬系統,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就可以破解出未知海嘯的一切!

就像是下圖所展示的一樣,清清楚楚的算出海嘯的抵達時間以及最大波高!

日本311海嘯模擬圖。

日本311海嘯模擬圖

如果地震發生在臺灣附近

當海底出現芮氏規模7以上,且震源深度小於35公里的近海地震時,將由「臺灣近海海嘯預報」(Local Tsunami Forcasting In Taiwan, 簡稱 LTFIT)系統解算海嘯的訊息。

LTFIT系統在地震發生後短短的3~ 5分鐘內,LTFIT系統就可以快速評估出海嘯可能的到達時間和最大波高等等資訊。

如果地震發生在遠方

如果地震發生在比較遙遠的太平洋海域,首先,中央氣象署會以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PTWC)的地震與海嘯資訊為主,再透過由遠地海嘯模擬COMCOT(Cornell Multi-grid Coupled Tsunami model)與RIFT(Real-time Tsunami Forecast model)系統來計算。

根據地震位置距離臺灣遠近不同,遠地海嘯模擬系統所耗費的計算時長也不同,但基本上等收到PTWC對海嘯警示區域發出電報文後,海嘯模擬時間落在數分鐘至數10分鐘不等。

未來,也請大家隨時關注由中央氣象署發布的地震與海嘯相關資訊,不僅能夠了解當前防災技術的進展,也可以學習如何應對這些突如其來的天災!

上一篇
海嘯的成長過程
下一篇
重新搞懂板塊這件事



google
facebook
line